中新網內蒙古新聞1月6日電 (記者 張林虎 李愛平)6日,記者從包頭團市委了解到,為緩解這段寒假孩子托管照料難題,包頭市再次開啟寒假“愛心托管班”,招收居民和職工的“小神獸”們,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課程,讓孩子們在假期過得開心,家長們“托管”得安心。
據了解,“愛心托管班”開班時間為2025年1月20日至1月24日、2025年2月10日至2月14日(共10個工作日),開辦小招募對象為小學1-6年級的學生,在八個社區同步啟動。具體包括有上下午的課業輔導、特色課程體驗、午餐和午休一站式解決,按照1:5的師生比例以既“托”、又“管”、還“教”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假期。截至目前,“愛心托管”名額幾乎被家長們搶光。
“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這種家門口的托管班相比于其他托班,不管是課程的設置,還是活動的安排,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有黨組織的“官方”帶娃,讓我們家長更放心?!笔忻褓Z赟說。
每年寒暑假,“誰來帶娃”“怎么帶好娃”都會讓不少家長犯愁。為此,包頭團市委、包頭少工委自2023年起開始實施“學生假期托管服務公益項目”。許多家長們稱其為“團團帶娃”。該項目自設立之初,就切準小學生及家長的需求,主打“官方背書”和“公益屬性”,孩子們的午餐、午休可在托管班“一站式”解決,破解家長假期看護難題?!白?023年開始,我們共在全市24個社區牽頭開辦了三期“愛心寒(暑)托班”,惠及近800個家庭,受到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包頭團市委宣傳部部長魯岳表示。
“團團帶娃”雖是免費的公益項目,但是服務內容并未“減免”,也不僅限于簡單的照料。各旗縣區結合本地人文地理、傳統文化和“團團”活動,精心設計了各具特色的課程內容。有效整合服務點周邊的紅色基地、圖書館、文明實踐中心等適合青少年開展實踐活動的場所,以及能夠提供服務的部門、學校及社會組織,繪制校外實踐網格圖。東河區組織學生到王若飛紀念館參觀,昆區組織學生到包頭市博物館學習。青山區組織孩子們體驗糖畫、剪紙、面塑和書法、國畫臨摹等活動,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在鍛煉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同時,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增強了文化自信。
據包頭團市委少年部部長孫倩倩介紹,每一年的愛心托管班,配備集專業教師、志愿者、大學生于一體的師資隊伍。通過招募有經驗的教師、發動“非遺傳承人”“五老人員”等參與假期托管。
為將“愛心(寒)暑托班”辦好,團市委探索由政府提供資金、社區提供陣地、團委招募學生、社會組織提供服務的公益性托育路徑,全過程做好監管工作,團市委書記班子及相關科室負責人進入各社區家長群全程在線監督,對各辦班點進行全覆蓋實地檢查,加強全過程指導。孩子們到社區食堂統一就餐,或由有資質的餐飲企業定點配送,餐食注重營養搭配、健康安全。從晨起消毒、迎接簽到課間陪伴等每一個細節都體現出細節和用心,真正做到了讓孩子開心、家長放心。
接下來,包頭團市委將聯動更多職能部門、更多有條件的社區、更多青年社會組織,形成按需服務矩陣,探索在單位、企業、園區等有服務需求的行業和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等群體中,實施“點單式”托育項目,在服務政府實事項目、服務社會創新治理中貢獻共青團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