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廈門1月6日電(記者李昊澤)1月5日,又一屆廈門馬拉松賽(簡稱廈馬)開跑,終點處的冠軍自然不缺鮮花與歡呼,而在數萬名跑者末尾的收容車上,記者見到了一些鮮有人知的勇士。
1月5日,選手從起點出發。當日,2025廈門馬拉松賽在廈門鳴槍開跑。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挑戰”
待浩浩蕩蕩的隊伍跑過,收容車從距離起點約5公里處出發,前行不過一兩公里,車門打開,上來一位纖瘦的小伙子。
落座后,他顯得很失落。“有點傷心,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昨天剛考完試就從合肥飛過來了,沒想到上了收容車。但沒辦法,應該是肌腱炎復發了,左腿疼得厲害。”
小伙子叫王宇翔,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的大二學生。“大學體育課要求跑步打卡,跑著跑著就喜歡上了,但從來沒挑戰過長距離,日常訓練距離基本在8公里左右。”
“那以后還會想參加馬拉松比賽嗎?”記者問。
王宇翔沒有立刻回答,只低頭嘟噥,“下周還有一門考試,考完就有時間了,每周加訓跑6次,先把短距離練好,把訓練量積累上去,打好底子……”
抬頭看向車窗外的賽道,王宇翔終于回答了問題:“肯定會再挑戰馬拉松!我想練好,爭取下次參賽能跑出滿意的成績。”
“極限”
駛過10公里指示牌不遠,收容車再次停下,車門打開,走上來一位老人。
他叫鄭承端,一頭雪白短發,身形利落,但左側臉頰上帶著明顯的淤青和血絲。
“您受傷了?”
“剛才轉彎沒注意,摔了一跤。”意料之外的小事故讓鄭承端不得不提前“完賽”,但他顯得很滿足。“沒關系!為了參加馬拉松,我一直堅持鍛煉,現在身體很好,依舊能吃能睡,也沒得老年病。”
開始一項運動,多大年紀算晚?
“2003年第一屆廈馬是我第一次參賽,當時我67歲,到今年我已經參加23屆了,堅持跑了20多年!”
2024年1月7日,鄭承端(前中)在2024廈門馬拉松賽中。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跑馬,多大歲數是極限?
“我今年89歲,下次參賽就是90周歲了。”聽得出來,鄭承端決心明年要把“極限”再往上提一提。
“頑強”
時過正午,收容車送走一批選手,重返空曠的賽道,路旁各補給點的工作人員已經在打包剩余物資裝車。
駛下演武大橋,前面出現了一位落單的選手,正慢慢向前走著。
“現在這個時間,以他的速度基本不能趕在‘關門’前完賽了。”隨車裁判鄭志輝服務了多屆廈馬,經驗很豐富。
車門打開,鄭志輝跳了下去。他從選手胸前的號碼牌看出來這是一位大眾跑者,從M區起跑的,叫劉海寧。“上車不?到終點可能已經沒有成績了。”
劉海寧沒說話,也沒停下腳步,只是擺擺手,又指了指前方。
14點10分,M區發令槍響后6小時02分,“關門”前的第13分鐘,記者在距終點約2公里處又見到劉海寧。
“加油!加油!”“離終點不遠了!”賽道旁正準備離場的志愿者們見還有選手走過,紛紛吶喊起來。
劉海寧笑了笑,依舊沉默著向前,略顯蹣跚地走向遠方終點處退散的人群。
42.195公里,一段令人望而生畏的路程。挑戰自我、超越極限、頑強拼搏……每一位敢于應戰者,都是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