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培育更多隱形冠軍企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7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出席“隱形冠軍發展高峰論壇”時說。該論壇由中國經濟信息社、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
“隱形冠軍”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創立,他長期跟蹤和研究隱形冠軍企業,被稱為“隱形冠軍之父”。西蒙認為隱形冠軍需具備三個標準:一是在某個領域處于世界前三強的公司或者某一大洲上名列第一的公司;二是營業額低于50億美元;三是并不眾所周知。隱形冠軍企業應專注于細分領域的研究和創新,致力于產品品質和客戶體驗度的提升,并進行全球化銷售。
“中國和德國的隱形冠軍企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赫爾曼·西蒙表示,相比德國,中國目前的隱形冠軍企業數量還比較少,國際化業務也處于初期階段,但是這些中國隱形冠軍企業普遍擁有龐大的研發人員隊伍,并借助資金的支持迅速成長。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隱形冠軍企業的關注和研究,為深化對這一群體的認知打開了一扇窗口。隱形冠軍企業也正在中國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今年6月,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啟動一項子工程——服務產業新銳行動,正是為了尋找更多的隱形冠軍,挖掘他們奮斗背后的品牌故事,弘揚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讓冠軍不再隱形。
“培育經濟新動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隱形冠軍企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要支持隱形冠軍企業的發展,為他們鼓勁加油。”新華社副社長劉正榮表示。
甘霖表示,隱形冠軍既是對卓越企業的生動定義,更體現理念和追求,也代表著全球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發展的趨勢。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務了一大批民族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今年又啟動了“服務產業新銳行動”服務和挖掘隱形冠軍企業,受到好評。
赫爾曼·西蒙認為,中德兩國人民都非常勤奮,德國的很多隱形冠軍分布在小村莊而不在大城市,中國的隱形冠軍也分散在全國各地,未來德國和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上可以形成合力。
不僅中國的隱形冠軍企業迎來機遇,對于全世界的隱形冠軍企業而言,新時代的中國正在成為隱形冠軍們的最佳賽場。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發展局局長黃國梁表示,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為全球隱形冠軍成長注入了強勁動力,中國國內巨大的需求則為全球隱形冠軍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同時優質的產業資源也為隱形冠軍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仍將是全球主要市場和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中國經濟信息社是新華社經濟信息一體化管理和經營的責任主體,承擔著“新華財經”“新華絲路”“新華信用”“新華指數”四大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任務。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是市場監管總局的綜合性研究機構,主要開展市場監管領域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國際性研究工作,為市場監管改革發展提供決策建議和智力支持。
該中心與中國經濟信息社已正式啟動“尋找隱形冠軍”計劃,雙方將合力通過系統調研、尋找企業、探索特質、對標共性、深入發掘、制定標準,為隱形冠軍的發展、壯大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