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為引導廣大兒童、青少年科學用眼,規律作息,主動預防近視,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團在前期工作基礎上修訂形成2025年寒假多場景近視防控20問答,為廣大兒童青少年和家長答疑解惑,提供科學引導。具體內容跟教育小微一起來看——
01
主動預防篇:早檢查、早預防
1.為什么說寒假是近視防控的重點時段?
答:寒假期間正逢新春佳節,兒童青少年隨家長走親訪友、參加家庭聚會,容易出現戶外活動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睡眠飲食不規律等情況。從多年近視防控實踐看,不少兒童青少年在寒假發生近視或出現近視程度加深情況。為此,倡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理念,引導兒童青少年合理規劃假期生活,規律作息,積極參加戶外活動、體育鍛煉、家務勞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外出旅行等,自覺科學管控電子產品使用。
2.寒假要進行視力檢查嗎?
答:中小學生正處于屈光發育的敏感期,定期進行視力和屈光度檢查,可以清楚了解孩子的遠視儲備量或近視狀況。家長應主動關注孩子眼健康,發現孩子如有視物瞇眼、皺眉、歪頭、視力下降等癥狀,要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療衛生機構檢查和矯治,做到早監測、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早矯治,控制近視發生發展。
3.為什么要關注兒童的遠視儲備?
答:近視防控千萬條,預防為主第一條。遠視儲備值是監測屈光度發展的重要指標,由于過早過多的近距離用眼,一些兒童青少年在6歲前已消耗完遠視儲備,在小學階段極易發展為近視。正常情況下,6歲兒童應有+1.0—+1.5D的遠視儲備。切實保護好正常的遠視儲備,避免其過早過度消耗,能夠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家長應在寒假期間多帶孩子在戶外活動,減少孩子近距離用眼,有效保護孩子遠視儲備。
02
戶外運動篇:不宅家、多戶外
4.戶外活動多長時間對預防近視有效?
答:戶外活動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近視方法。戶外活動可間歇進行,可以增加戶外活動頻次。建議每天戶外陽光下活動不少于2小時,每周累計不少于14小時。戶外活動的關鍵是“戶外”,而不是活動內容、方式和強度等。
5.寒假天氣冷不想出門,室內活動可以預防近視嗎?
答:室內視野不開闊,光照強度不夠,室內活動近視防控效果不理想。戶外活動時光照充足才是預防近視的關鍵。寒假室外溫度較低,戶外活動要做好防寒保暖,如確有不便去戶外,也可到陽臺或窗邊“目浴陽光”。即使陰天,戶外的光照強度也比室內大,因此,陰天戶外活動對近視防控也有一定效果。
6.有哪些可以推薦的戶外運動?
答:各種球類運動都是很好的戶外運動方式,比如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在打球時,雙眼追蹤球類遠近運動軌跡,可以有效鍛煉睫狀肌,促進眼部血液循環。跑步、做操、集體玩耍、游戲、散步等都是不錯的戶外運動方式。
03
規律作息篇:睡眠足、不挑食
7.充足的睡眠對視覺發育有幫助嗎?
答:充足的睡眠不僅對兒童青少年身體生長發育十分重要,還有益于視覺發育。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寒假期間規律作息,早睡早起不熬夜,睡眠充足。幼兒、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10小時,初中生不少于9小時,高中生不少于8小時。
8.寒假預防近視,膳食要注意哪些?
答:春節期間聚餐多,要避免暴飲暴食,做到營養均衡。家長要引導孩子多吃蔬菜水果,適量攝入魚類、豆制品和雞蛋等優質蛋白,少吃甜食、含糖飲料和油炸食品。也可適量食用胡蘿卜、藍莓等有益視覺健康的食物。
04
課外閱讀篇:正姿勢、亮度足
9.長時間閱讀紙質書會不會傷害眼睛?
答:與看電子屏幕相比,閱讀書籍對眼睛的傷害相對較小。但如果閱讀姿勢不端正、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會造成眼睛疲勞。閱讀時要注意適時休息,持續用眼時間最長不超過40分鐘。年齡越小的孩子,持續用眼時間應越短。
10.寒假在家閱讀,正確坐姿應是怎樣的?
答:坐姿正確能有效預防近視發生發展。書寫閱讀時要保持用眼距離合理、頭位端正,堅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離書本一尺(約33厘米),胸口離桌沿一拳(約10厘米),握筆的手指離筆尖一寸(約3厘米)。不要趴在桌上或躺在床上、沙發上看書,更不能在行進的車廂里看書。
11.學習閱讀,對光線有什么要求?
答:孩子學習時需要有良好的光照,光照不合理會給孩子眼睛帶來不良影響。家長應改善家庭視覺環境,將孩子書桌放在室內采光較好的位置。白天學習時,充分利用自然光進行照明,避免光直射到桌面上。晚上學習時,除開啟臺燈照明外,室內還應使用適當的背景輔助光源,減少室內明暗差,使桌面光線與周圍環境保持和諧。臺燈要有燈罩,擺放在寫字手的對側前方。
05
電子產品篇:選屏幕、控時長
12.寒假在家,視屏時長多少合適?
答:觀看電子屏幕要注意適時休息,建議看屏幕20分鐘后,抬頭遠眺20英尺(6米)外至少20秒以上,即“20—20—20”口訣。3歲以下兒童盡量避免接觸電子產品,學齡前兒童盡量少使用電子產品。兒童青少年每天視屏時間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越短。
13.選擇電子產品要注意哪些因素?
答:視屏使用電子產品,建議使用次序為投影儀、電視、電腦、平板,不建議使用手機。總體原則是屏幕越大,分辨率越高越好,根據環境調整亮度。周圍環境較暗時,要打開房間燈光照明,避免在較暗的環境下使用電子產品。
14.觀看電視、使用電腦時,距離多遠合適?
答:觀看電視時,眼睛應距離電視屏幕3米以上或6倍于電視屏幕對角線的長度。使用電腦時,眼睛離電腦屏幕的距離應大于50厘米,視線微微向下,電腦屏幕的中心位置應在眼睛視線下方10厘米左右,能有效減輕眼睛干澀、視疲勞等。
06
科學護眼篇:重保健、防疲勞
15.感覺眼睛干澀、疲勞該怎么辦?
答:持續過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容易產生眼睛干澀、視疲勞等不適。可以閉目休息或眺望遠處,保持合適的室內溫度和濕度,多眨眼睛讓淚液充分濕潤眼睛。熱敷是緩解眼睛干燥和疲勞的有效方法之一。若干眼嚴重,可用人工淚液緩解癥狀。必要時應去正規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眼表功能分析,查明原因,對癥干預。矯正不到位的屈光不正易導致視疲勞,應在正規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視力、屈光度檢測,并做相應的屈光不正矯正。
16.做眼保健操對控制近視有什么作用?
答:傳統穴位眼保健操是根據中醫推拿、穴位按摩,結合體育醫療綜合而成的一種按摩療法。通過按摩眼部周圍的穴位和皮膚肌肉,達到刺激神經、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松弛眼部肌肉、緩解眼睛疲勞的目的。做眼保健操時,注意清潔雙手,找準穴位,力度到位,以感覺到酸脹感為宜。臨床研究表明,與不做眼保健操相比,做眼保健操可以改善主觀視疲勞癥狀,有助于延緩近視的發生發展。我們倡導廣大中小學生寒假自覺堅持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
07
干預矯治篇:控進展、勤復查
17.如果發現近視,要配戴眼鏡嗎?
答:如果發現近視,要到正規眼科醫療衛生機構檢查。根據醫生的建議可進行散瞳驗光和科學矯治。配戴眼鏡進行近視進展控制主要包括配戴框架眼鏡和角膜接觸鏡。框架眼鏡是最簡單、安全的矯正器具,近年來特殊光學設計的框架眼鏡即功能性眼鏡也成為可供選擇的近視矯正措施。角膜接觸鏡包括軟性接觸鏡、硬性透氣性接觸鏡和角膜塑形鏡(OK鏡)等,接觸鏡的配戴需要有家長監護配合,定期復查,預防感染。
18.藥物能控制近視進展嗎?
答:目前,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是經過循證醫學驗證能夠有效延緩近視進展的藥物,與各種特殊設計的眼鏡及接觸鏡聯合應用能增強近視控制的效果。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規范使用,遵醫囑定期隨訪。
19.為什么要控制近視進展、防止發展成為高度近視?
答:高度近視是指近視度數大于等于600度的近視狀態。高度近視危害大,如不及時進行科學干預,不僅容易眼球凸出影響眼睛外觀,還會發生眼球壁變薄,導致眼球結構發生病變。高度近視常伴隨發生眼底并發癥,即病理性近視,是導致低視力和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高度近視人群運動時要注意避免劇烈撞擊,不宜參加蹦極、跳水、潛水等運動。
20.激光手術能治療近視嗎?
答:激光手術是指針對近視眼的屈光手術方法,是使用被電腦精確控制的激光束在角膜里切削出一個合適的凹透鏡,使得外界光線能夠準確地會聚在視網膜上,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寒假期間,部分年滿18周歲的學生可能會通過激光手術實現“摘鏡”。做激光手術有一定的手術適應癥和禁忌癥,需要到正規醫療衛生機構通過檢查進行科學評估。激光手術雖然解決了近視帶來的視力問題,但無法改變近視導致的眼球結構改變尤其是眼底改變。對于近視還在進展的青少年,不宜進行激光手術。如果選擇激光手術,術后還要注意用眼衛生和習慣,減少近距離用眼、避免視疲勞,關注視力情況,定期復查。
來源 | 據中國近視防控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