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硃山路下穿漢洪高速通道工程、兩軍東路、兩軍西路(設法山路至硃山路)、楓林二路等4條路正式通車,軍山新城左岸大道長河段、官蓮湖路下穿漢洪高速通道工程、硃山二路、大灣路、黃陵一路、靈鳳路等六條道路同日動工建設,總投資超過35億元。
武漢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軍山新城正式成立后,相關部門第一時間聘請了國內頂級設計單位開展新城城市設計和交通專項提升規劃,系統梳理了片區交通短板,謀劃了第一批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3個,總投資近50億元。
一座融合智慧未來、多元產業、精粹資源、功能完備的現代化新城正拔節生長,藍圖舒展。
完善交通 多條道路同時動工建設
智慧生態城片區交通優勢明顯,漢洪高速、京珠高速、四環線穿城而過,自然資源稟賦得天獨厚,東臨長江,通順河蜿蜒綿亙。“硃山路下穿通道通車后,從智慧生態城到東風大道的車程縮短到了10分鐘,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更加便利、交通成本也大大降低”,融創文旅城的項目負責人說。
左岸大道是軍山地區對外交通的主動脈。“該條道路是一條串聯漢陽區、沌口片區、漢南片區的主干通道,建成后,到漢口中心城區的車程將由40分鐘縮短到20分鐘,極大提高通行效率,為區域發展產生強大推動作用”,軍山新城有關負責人介紹。
本次開工的硃山二路、大灣路,也是車谷大道沿線的重要支路,是完善硃山以西的交通網、推動通順河北片發展重要通道。
宜居宜業 國際化醫療教育資源聚集
吊臂起落、機器轟鳴、車輛穿梭……7月28日,位于智慧生態城的同濟國際康復中心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記者在現場看到項目已完成臨時設施搭建、臨水臨電建設土方開挖已完成 70%。項目建成后,將發揮同濟醫院康復醫學科在國內的領先優勢,創建國際一流學科,培養高層次康復專業人才,建設高水平科研平臺,建立高質量康復服務體系,開創產、學、研、醫新模式,造福周邊乃至整個華中地區人民。
當日,軌道交通16號線硃山路站旁,愛莎國際學校建設現場也是一派熱火朝天。武漢愛莎國際學校占地170畝,建筑面積約18.23萬平方米,總投資16.6億元,是華中地區投資規模最大的國際教育項目。截至目前,項目工程進度已完成45%,進入學校籌設階段,預計2022年9月可正式開學。屆時,武漢經開區將再添一所國際學校。
武漢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擁有長江國際學校,武漢法國國際學校、武漢外國語學校、武漢三牛中美中學、武漢經開外校等一批國際學校。今年,武漢經開區將新增中小學及公辦幼兒園學位 8000 多個,5 所小學、3 所初中、 2 所高中作為品牌學校重點打造。同時,武漢經開區還將以武漢經開外校為中心的國際教育核心區域建設,整合區域內各類具有國際教育元素資源,加強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
“雙智”聯動 加快打造車谷產業創新大走廊
今年5月,武漢市獲批國家住建部、工信部首批“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試點選址武漢經開區,核心試點區正位于軍山地區的智慧生態城。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范區已建成國內最大規模開放測試區——106公里高級別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全面覆蓋5G通信網、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高精度地圖和先進的路側感知設備,可滿足L4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車輛開展測試。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主體景區——龍靈山自動駕駛主題景區也于今年3月正式開園,市民朋友通過收集APP預約,即可免費體驗無人出租車、小巴、公交、清掃、售賣車。
坐落于通順河畔的智能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場,正緊張施工建設。“武漢智能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場主要服務于智能網聯汽車研發、檢測、認證,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個面向智能網聯汽車法規測試和產品研發的大型專業測試場,也是世界唯一的T5級測試場與F2級賽道相結合的封閉測試場。”建設單位負責人王呼強介紹。
當前,武漢經開區已吹響“二次創業”號角,軍山新城將以開展國家住建部、工信部試點為契機,加快建成“開放+封閉+仿真”的三位一體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體系,高標準、高品質開展軍山新城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雙智”聯動發展,推動車谷產業創新大走廊加速崛起。(孫亞云 劉凱)
來源:中共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漢南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