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運動會上拿過乒乓球比賽一等獎,還有獎品呢!”衢州江山市鳳林鎮白沙村村民周雙梅自豪地說。
她口中的“運動會”是農民趣味運動會,“獎品”指電飯鍋。每年正月初一,全村齊上陣參與運動比拼。除乒羽等常規項目外,還比賽抓魚、鋸木頭、泥地拔河、旱地插秧,甚至自創的“鐵人三項”——游泳、自行車運糧和泥田拉貨。
全民健身是白沙村的一張名片。在這座搬來此地僅十余年的移民村里,最早落地的運動設施是一塊籃球場。那是2004年,剛遷入新居的村民們通過你三十、我五十的自發捐款,積攢出近兩萬元修建起來的。
“最大的困難是資金。通常我們自籌一部分,上級補助一部分。向上級體育局尋求贊助時,他們很驚訝,‘農村找我們要體育器材的,你們是第一個!’”村支書吳江明笑呵呵地回憶。
今日的白沙村,經濟實力并不是鎮里最優,可體育硬件設施放在全省農村里都數一數二。村里散布著籃球場、網球場、游泳池,有占地6000平方米的健身廣場和1200平方米的綜合體育館。一到暑假,周邊十幾公里的小孩子都會來游泳。
開展體育活動,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村民。周雙梅就表示:“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進大家之間的溝通。”
同時,體育還從經濟上逐漸予鄉村以反哺。富有前瞻性的體育場地設施成為游客青睞白沙村的重要因素。配套設施應勢而起,民宿、農家樂接連涌現,成為農民致富的新渠道,塑造出一則“體育+旅游”“體育+鄉村”的生動范例。
在衢州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姜建勛看來,除了完善鄉村體育設施、構建全民健身運動空間,還要通過體育賽事打造區域品牌,通過策劃開展賽事提升地區知名度,以活動的固化和豐富打造運動休閑目的地。
白沙村總計承辦省、市級體育賽事10余次,小型賽事200多場,是2016年浙江省首屆生態運動會的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賽地。而它還只是衢州探索體育事業、體育產業“雙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白沙村舉辦浙江省生態運動會的同年末,一座12米高、6米寬的攀巖墻在江山市新塘邊鎮毛村山頭村矗立起來,建成了全國首個農村攀巖主題公園,美麗鄉村攀巖比賽、衢州市攀巖比賽順勢而來,現已躋身2A景區之列。
位于衢州城北的靈鷲山國家森林運動小鎮的“口氣”更大:爭創國家5A級景區。小鎮依托綠油油的森林山野而建,因地制宜挖掘鄉村閑置資源,建起了叢林穿越公園、射擊射箭中心、極限運動中心等項目基地,正在籌劃全國森林運動會、國際森林汽車穿越大賽、國際“劃騎跑”鐵人三項公開賽等品牌賽事,在承辦比賽的同時,也嘗試打造自身體育賽事IP。
鄉村振興,體育先行。如衢州市副市長呂躍龍所言:“鄉村的振興必然包含鄉村休閑、鄉村運動、農民身體健康,這既是人民群眾的自發需求,也是我們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是衢州新近確定的發展目標。體育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也在衢州的青山綠水間開出花朵。(丁文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