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西安1月7日電(記者張斌)西安地鐵10號線跨越涇河與渭水、連接西安主城區與渭北地區,是西安市北跨發展戰略的標志性先行工程。自2024年9月底開通運營以來,10號線極大方便了西安城北市民出行。
然而,10號線在建設過程中卻面臨著項目周邊環境復雜、征地拆遷難、文物發掘量大、設計方案不穩定、管理跨度大、地質復雜多變等諸多難題。為此,西安地鐵10號線(一期土建施工總承包3標)總包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著力打造組織共建、資源共享、工作共擔“黨建+項目”的新模式。根據總包部管理特點,同步組建成立聯合黨支部,優先選配政治立場堅定、黨性強、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黨員擔任項目經理并兼任黨支部書記。
由于建設前期涉及民房企業拆遷、各類管線改遷、文物勘探等大量作業,總包部在項目上成立“前期工作專班”,統籌各參建單位項目書記集中辦公,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遷改工作。在有力協調和良好溝通下,進場后3個月內完成西高路4站3區間共計6公里的綠化遷改和交通導改工作,同時完成高陵車輛段50%大宗用地使用手續,為梁場建設和全線快速展開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為實現“優化方案保工期”的目標,總包部在項目上成立“技術攻關小組”,以黨員干部為核心,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強化科技攻關、技術方案優化,不斷提高工效。在橋梁樁基承載力檢測中,面對大批量靜載試驗耗時長、成本貴、風險高且荷載來源、堆放、吊裝、運輸不便的困難,項目研發橋梁樁基“自平衡”試驗工藝,不僅大大節約工期,避免荷載塊堆載過程中吊裝及傾覆安全風險,還有效降低了樁基靜載試驗安全風險。
基層黨建工作效能的有效提升,更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積蓄強大“后勁”。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黨支部先后組織500余名當地百姓在通過安全教育培訓、技能崗位培訓后順利到項目工地務工,不僅幫助解決了就業問題,也為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充足人力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