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墨西哥城1月16日電(記者王林園 趙凱 李欣)1月20日是格林納達與中國復交20周年紀念日。新華社記者日前走訪了這個加勒比島國。提到中國,當地人熱情友好。在他們眼中,中國“高效”“現代”“先進”,他們在與中國的交往中感受到“禮遇和尊重”。
中格兩國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多領域合作成效顯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等領域合作態勢尤為良好,改善了當地民生,促進了經濟發展,加深了格林納達民眾的“中國情結”。
這是1月7日拍攝的格林納達首都圣喬治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趙凱攝
肉豆蔻形象登上國旗
格林納達由同名主島及其以北多個小島組成,面積344平方公里,人口約11萬人。格林納達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8年被哥倫布發現,在此后400多年間被英法兩國反復爭奪控制,1974年宣布獨立,為英聯邦成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格林納達2023年經濟增長3.6%,國內生產總值12.76億美元。
以珍貴香料和藥用植物肉豆蔻為主的香料產業是格林納達支柱產業。作為全球肉豆蔻主要出產國,格林納達獲稱“香料之國”且肉豆蔻形象也被印在該國國旗上。除了肉豆蔻,格林納達還出產可可、多香果、丁香、肉桂、姜和月桂葉等。與肉豆蔻和可可相關的產業直接或間接創造了近兩萬個就業機會。
這是1月7日拍攝的格林納達首都圣喬治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趙凱攝
旅游業是格林納達另一支柱產業。行走在1月的首都圣喬治,火山口湖、瀑布和礦泉隨處可見,數以百計的小河流經全島,注入大海。格林納達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治安吸引了大批各國游客。
然而,數百年的殖民統治以及單一的經濟結構令格林納達發展之路艱難。有時,一場颶風就能重創該國國民經濟。2024年7月颶風“貝麗爾”過境之后,格林納達總理迪康·米切爾說,初步估計,“貝麗爾”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于格林納達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一場颶風就讓“經濟完全停擺了”。
格林納達工業水平落后,主要為小型加工制造業。此外,由于偏重發展經濟作物,格林納達所需糧食甚至部分蔬菜都要依靠進口。當地華人告訴記者,格林納達物價水平相當于中國物價的五至六倍,尤其是蔬菜價格高得離譜。
在海島吃到中國黃瓜
中格兩國2005年復交以來,中國援格農業技術合作項目向當地輸送蔬菜水果品種、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極大豐富了格林納達人的“菜籃子”。記者了解到,項目落地前,當地市場蔬菜匱乏、價格高企:一個西紅柿售價人民幣20多元,一棵大白菜要賣到約人民幣100元,一公斤茄子售價超過人民幣20元……
中方項目組從50多個蔬果品種中選出適宜格林納達種植的19個品種推廣,包括黃瓜、茄子、豆角、火龍果、甜高粱和羊角蜜等。以黃瓜為例,中國黃瓜品種口感更好,且適合種植。這種黃瓜畝產約兩噸,較當地黃瓜產量至少提高30%,深受當地市場、商家和民眾歡迎。
鑒于當地的火山土保墑差且當地缺乏淡水收集,中方項目組還指導當地農民對土地進行精細管理。據項目組長尹超介紹,項目已進行到第八期,每期為當地培養約1000名專業人員。項目南區推廣項目部經理勞爾·路易斯說,項目對保障格林納達的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這是1月6日在格林納達首都圣喬治拍攝的格林納達國家板球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趙凱攝
在格林納達,與民眾提起中格合作,中國政府援助格林納達的國家體育場(板球場和田徑場)項目是深入人心的標志性項目。這兩座體育場2004年因“伊萬”颶風受到嚴重損毀,兩國復交后由中國政府援助重建,并定期提供維護。
自2024年3月起,中國五礦集團下屬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維修維護國家板球場。項目施工技術負責人張翔說,項目雇傭本地工人、充分利用當地建材,同時結合中國先進施工理念技術,對當地建筑行業未來發展具有良好促進作用。
“我們非常感謝中國政府和企業為我們重建維修場館。”格林納達國家體育場管理局總經理帕特里克·路易森說,國家體育場對格林納達民眾而言具有特殊意義,是“格林納達和中國友誼的象征”,是格林納達光彩奪目的“國家名片”。
發展道路上的好伙伴
記者在格林納達采訪期間,時常遇到民眾主動用中文“你好”打招呼。他們對中國熱情、友好,他們眼中的中國是“令人尊敬的偉大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榜樣”“科技創新蓬勃發展的現代化國家”“努力而富有效率的國家”……
1月6日,格林納達總理迪康·米切爾在首都圣喬治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趙凱攝
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在圣喬治接受記者專訪時細數中國對格開展的項目,大至基礎設施建設,小至人文教育交流,對格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米切爾說,中國始終尊重他國主權和他國自己選擇的發展道路,始終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從不以國家大小或者經濟發展階段為相處標準。“很多時候,作為小島國,我們并不總能得到大國的尊重,因為它們認為我們微不足道。但在與中國交往中,我們受到的禮遇和尊重與任何大國一樣,得到了平等的尊重和傾聽。”
1月6日,格林納達經濟發展、規劃、農業和土地、林業、海洋資源和合作社部長倫諾克斯·安德魯斯在首都圣喬治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趙凱攝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榜樣。”格林納達經濟發展、規劃、農業和土地、林業、海洋資源和合作社部長倫諾克斯·安德魯斯說,“我們欽佩中國重視教育、科技、基建的發展,尤其是擺脫貧困,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非常了不起!”
記者使用的大疆手持云臺,令格林納達總理辦公室新聞秘書妮拉·艾蒂安驚訝于中國科技的先進。她當場網購了一套同品牌的手持云臺。她告訴記者:“中國科技創新和傳媒業的發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今后有機會到中國接受培訓。”
當地民眾對中國的第一印象可能來自當地電視臺每周播放的中國功夫影視。格林納達瑪麗秀社區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姜帆說,鑒于當地人對中國武術的喜愛,孔院專門聘請了兩名武術教師開設課程。孔院在格林納達發展10年來,如今每年以各種形式向當地約600人教授中文。目前,孔院正與瑪麗秀社區大學商議未來開設中文專業的可能性。
中文名為戴汝晴的學生參加過“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她說,中文將世界各地的人聯系在了一起,“真是太神奇了”。她目前已申請到中國大學的獎學金項目,希望將來從事外交和國際關系相關工作,成為促進中格友好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