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植根于山城重慶的地方性銀行,重慶三峽銀行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戰略,以綠色金融為筆,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巴渝大地上,書寫著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綠美新篇章。
重慶三峽銀行積極融入重慶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確立“33533”發展路徑,成立綠色金融工作領導小組,在總行、萬州分行專設綠色金融部,堅持實施中長期綠色金融發展規劃、業務策略和信貸政策,圍繞全市綠色制造、綠色能源、綠色農林、食品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項目建設,組合運用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等工具,不斷增強綠色金融服務質效。
謀業務劃策略
夯實綠色金融發展之基
重慶三峽銀行圍繞中長期綠色金融目標,統籌推進綠色金融制度建設、產品創新等工作。2024年,該行研究制定“14133”綠金業務策略,緊跟重慶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工作部署安排,大力倡導推行的綠色債券、綠色再貸款、綠票通、“長江綠融通”大數據平臺等政策工具,傾力打造“綠美巴渝”綠金服務品牌,構建“兩山碳惠貸”、“峽江生態貸”、“雙城轉型貸”三大產品體系,抓好綠色貸款發放、綠金客戶服務、綠色債券發行三項基礎業務工作。
為抓好綠色信貸方案策劃設計和綠金認定,2024年,重慶三峽銀行累計向181個項目發放綠色貸款124億元,截至2024年年末,該行綠色信貸余額321.81億元,較年初增長148.11億元,增幅85.27%。
此外,重慶三峽銀行印發《關于推進綠色普惠金融業務融合發展的通知》,通過綠色認證等方式幫助普惠客戶降低融資成本,加快綠色普惠互促互進,增強普惠業務獲客能力。
截至2024年年末,該行綠色信貸客戶數349戶,較年初增長109戶,增幅45.42%。其中,綠色普惠客戶數171戶,增幅47.41%。
守青山護綠水
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2022年7月,重慶三峽銀行成功落地重慶市首筆林業碳匯預期收益權抵(質)押貸款業務,率先實現以“碳”換“貸”,邁出“鄉村振興+生態振興”的有益探索,提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路徑。
2024年8月,重慶三峽銀行深度參與的重慶市林業碳匯預期收益權抵(質)押貸款成功入選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重慶市“十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
重慶三峽銀行在推動區域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綠色轉型方面持續走深走實。截至2024年末,該行在重慶市該類型貸款份額已超過60%。
除了林業碳匯收益權質押貸款,重慶三峽銀行還先后落地了林權抵押貸款、生態價值實現類貸款,這些產品均是圍繞“青山”創新推出的“兩山碳惠貸”系列信貸產品,有力地支持山、林、田、草等生態價值實現與生態保護。
圍繞“綠水”,重慶三峽銀行率先推出“峽江生態貸”系列信貸產品,包括“取水權”質押融資貸款、長江保護貸、美麗鄉村貸等,支持水、河、湖等生態保護。其中,取水權質押融資業務,自2023年啟動后,截至2024年末貸款余額已突破10億元。
促轉型強產業
為現代化新重慶增綠添彩
為了強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精準激勵企業低碳轉型,重慶三峽銀行創新“雙城轉型貸”系列信貸產品,推出轉型金融融資貸款、專項補貼融資貸款、技改專項貸款、新質貸等,大力支持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走實新時代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以萬州區轉型金融試點為例,重慶三峽銀行為某物流企業提供了800萬元的轉型金融貸款,幫助該企業打造了長江三峽船閘唯一實現純電推進安全過閘的散貨運輸船舶。同時,該行積極推動萬州區轉型金融項目庫內的企業發展,幫助航運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助力長江經濟帶航運業綠色發展,截至目前,為項目庫企業中的船舶企業發放船舶轉型金融貸款14筆,總額1.55億元。
此外,該行落地全國首筆“廢棄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專項貸款,為大足區某電子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發放2億元、3年期專項貸款,有效解決了企業資金鏈緊張問題,促進重慶市再生資源綜合應用,推動了綠色產業鏈延伸完善。
下一步,重慶三峽銀行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深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模式,聚焦重慶“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依托“政、銀、投、保、擔”合作“朋友圈”,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優化金融服務流程,為美麗新重慶建設增綠添彩。(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