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以下簡稱“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結合聽取和審議2023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開展審計整改專題詢問。
專題詢問聚焦重點問題,找“病灶”、挖“病根”、開“藥方”,監督審計整改動真格,維護審計整改權威性,促進建立長效機制,取得良好效果,是提升人大監督和審計監督合力促整改的一次生動實踐。
合力推動、精心謀劃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將審計整改專題詢問列為2024年度人大財經監督重點工作,自治區審計廳積極配合,多次共商審計整改重點問題,共同籌劃部署、研究推進專題詢問各項工作。自治區人大財經委、常委會預算工委會同自治區審計廳、財政廳等部門就審計查出問題開展整改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問題整改過程中的痛點、堵點、難點,為有的放矢開展好專題詢問夯實基礎。
為了“問準”真問題,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與自治區審計廳充分溝通,對近2年審計工作報告和整改情況報告進行全面梳理,把審計查出重點問題整改不到位、屢審屢犯的難點問題列入詢問范圍,緊緊圍繞中央、自治區重大決策部署,緊扣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改革發展和民生關切,篩選出零基預算改革、預算內基本投資項目建設、科技支撐產業發展、就業保障等9個方面作為詢問問題,增強了專題詢問的針對性、時效性。
直面問題、務求實效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現場,委員和代表們聚焦問題核心“較真碰硬”,問癥結,問解決方法,問整改實效;應詢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到會接受詢問,直面問題,條分縷析,從原因分析、整改落實以及長效機制等方面,逐一作答;主持人實時點評,委員和代表們就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追問,詢問現場“辣味”十足,彰顯人大監督的剛性與實效。
通過專題詢問整改情況,增強了應詢部門正視審計查出問題的自覺和解決問題的決心,檢視了整改工作短板弱項,做出了切實推動問題解決的具體布置和安排,做到有詢問、有答復、有結果、有反饋。
對于能立即整改落實的,堅決立行立改、立竿見影,如自治區財政廳進一步改進優化2025年度零基預算編制審核工作機制,對所有部門1.3萬個項目實行預算審核全覆蓋,壓減和盤活項目支出127億元,騰出財力重點保障產業園區建設、教育振興、就業促進等重要領域支出。
對于需要治本的問題,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如自治區印發《廣西政務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規范全區政務信息化項目的規劃、建設、運維和安全管理,填補信息化項目建設監管空白。
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實施項目建設服務督導“1234”綜合改革,優化監管方式,加快推動項目形成有效投資;自治區科技廳出臺廣西科技計劃項目財務預算評審指標體系等4項科技計劃管理制度,深化科技規劃頂層設計機制,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融合。
持續監督、跟蹤落實
審計整改專題詢問既是詢問會、檢視會,也是落實會、推進會。開展專題詢問只是“前半篇文章”,抓好落實、改進工作是“后半篇文章”。自治區審計廳將有效借力專題詢問,以此次專題詢問為契機,督促有關部門全面落實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深入梳理研究,進一步查找整改工作中的短板弱項,持續加力、狠抓落實。
對于“屢審屢犯”的“頑癥”問題,督促做好控源治本、機制完善、責任追究等,充分發揮好審計“治已病、防未病”作用,把抓整改同加強管理、完善機制、推動改革結合起來,以整改促落實,以整改提效能,把專題詢問的監督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彭碧蓉 梁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