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貴港市港北區堅持黨建引領,實施“五項工程”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打造有靈魂、有活力的新鄉村。
港北區中里鄉六臺村村民在愛心超市以積分兌換物品
大力實施黨建先鋒工程。針對農村基層公共事務增多等情況,港北區以屯為治理微單元,全面推行“村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聯動治理體系和“一組兩會”協商自治制度,用好“黨建+屯級理事會”機制,大力推進“紅格善治工程”, 打造黨建引領民主協商、促進居民自治的管理機制。目前,打造了毓秀楊林、五清嶺底、奮進曾屋、人文高嶺等一批“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樣板。
積極實施道德建設工程。港北區廣泛開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百孝之子等評選活動,讓好家風“吹”進千家萬戶。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圍繞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健身體育服務五大平臺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800多場次,涌現出“時間銀行”“家長義工護學崗”等一批志愿品牌項目。
深入實施文化惠農工程。今年以來,港北區組織到村屯放映公益電影1100多場,開展文藝演出活動180多場。同時,充分發揮文化陣地作用,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目前該區共有民間業余文藝團體130多支,建有農家書屋117家,藏書近50萬冊,建成村級公共服務中心101個。
全面實施文明培育工程。港北區先后投入資金134萬元,在101個行政村、99個屯建設200個文明實踐積分超市,積極探索鄉風文明新路子,村民通過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獲得積分,以積分兌換生活物品。同時,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創建,現有各級文明村鎮81個,占比75%,其中龍井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進一步健全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移風易俗勸導隊“一約四會一隊”制度,實現101個行政村全覆蓋,有效推進移風易俗。
穩步實施平安法治工程。港北區在各村屯安裝383個大喇叭,宣傳防范詐騙、防范溺水等相關知識,為建設平安港北提供保障。同時,整合部門資源,推進“矛盾聯調、治安聯防、工作聯動、問題聯治、平安聯創”,把綜治中心打造成部門聯動的“指揮所”,夯實農村法治基礎。截至2022年10月底,該區共有“法律明白人”690人,實現每個村(社區)均有5人以上的目標,推動形成依法、找法、用法、靠法的濃厚氛圍。(陳莉 陶利民 陸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