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如何捕捉東北虎的蹤跡?如果藏身山林,又怎么在樹叢掩映中準確識別東北虎?
2024-11-2211月19日至21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一系列數據展現“5G+工業互聯網”加快創新發展的成效。
2024-11-21記者20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獲悉,該院抓總研制的長征十號系列運載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離試驗。
2024-11-21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產業集群建設和發展勢在必行。
2024-11-20擁有最大11000米的鉆深能力、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鉆探船“夢想”號在廣州正式入列,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
2024-11-1811月14日清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征四號乙遙五十三運載火箭托舉海洋鹽度探測衛星扶搖直上。
2024-11-1511月13日晚,人形機器人“CASBOT 01”在北京通過線上直播向公眾發布。
2024-11-14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見到了玻璃“黑科技”。
2024-11-1211月11日12時03分,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發射升空,將搭載的試驗二十六號A、B、C星,吉林一號高分05..
2024-11-11蘇富比拍賣行8日以高達108.48萬美元(約合779萬元人民幣)拍出人工智能(AI)機器人“艾達”的畫作《AI之神》。這一價格遠超先前..
2024-11-11“要么換行業,要么擁抱人工智能。”這是互聯網企業員工的感慨嗎?不,這是一位科學家的啟悟。
2024-11-08北京時間11月6日8時50分,正在執行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穿越赤道進入南半球。此前,“雪龍”號已于5日駛過赤道。
2024-11-07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簡稱“微笑”衛星)目前已經完成國內所有研制工..
2024-11-06都說連接虛擬與現實的AR,可以改變人類觀看世界的方式,當AR設備與普通眼鏡無二,我們與這樣的改變距離還遠嗎?
2024-11-0511月4日2時15分,神舟十八號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全部安全順利出艙,健康狀態良好。
2024-11-04細胞上的受體分子既是理解病毒入侵機制的核心線索,也是構建感染模型、推動病毒感染致病機制研究和藥物研發的基礎。
2024-11-01當AI伴侶走進現實,該如何看待“人機之戀”?如何對待其背后的爭議與風險?
2024-11-01太空探索捷報頻傳!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順利入駐“天宮”之后,我國空間科學領域也傳來好消息。
2024-11-01新材料大數據中心是促進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型研發基礎設施。
2024-10-31記者10月30日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悉,由我國專家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干細胞數據國際標準ISO8472-1日前正式發布。該標..
2024-10-30在普若崗日冰原海拔6100米處,中國科學家利用國產鉆探設備成功鉆取到一根長達324米的冰芯,打破了此前由古里雅冰帽保持的3..
2024-10-30近段時間,各地相繼推出政策措施,搶抓風口,聚焦“算力”和“數據”。
2024-10-2910月24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辦實踐十九號衛星載荷交付儀式,標志著該衛星工程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此次交付的實踐十九號衛星..
2024-10-25造一輛汽車,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從設計、研發到生產、測試,無數個環節,上萬個零部件。
2024-10-24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日前現身北京順義一家有機農場,了解項目進展,并與多位農業和計算機專業學生交流。
2024-10-24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我國用于開展暗能量射電探測的科學項目“天籟”實驗,日前通過平方公里陣列天文臺認證,入..
2024-10-23神舟十九號計劃近日擇機實施發射,船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
2024-10-2310月22日8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平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
2024-10-2219日,泰山盤道上出現了一道獨特的爬山身影——身負重物和清運垃圾的機器狗,引發網民關注。
2024-10-22近日在英國《自然·人類行為》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未提及AI的科研論文相比,提及AI的科研論文引用率更高。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