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六屆榆林國際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產業博覽會在陜西榆林舉行。這是大會同期舉辦的“煤化藝術品科技賦能產業化發展論壇”專項活動現場。
煤化藝術品科技賦能產業化發展論壇14日在陜西榆林市舉行,來自國內科學界、藝術界、產業界的9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探討交流,啟發煤炭環保開發新思路。
地處陜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市,煤炭資源豐富,同時是黃土文化的發源地,具有煤與藝術結合的天然優勢。會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先進能源技術課題組負責人崔彥斌建議成立榆林國際煤化藝術品研發中心,開發不同類型活性炭,拓展活性炭應用領域和規模,實現煤化藝術品的實用化。
原故宮文創首席設計總監周曉亮建議,用煤化藝術品的方式來表達和承載榆林文化,利用石峁遺址元素、綏德石獅、鎮北臺、橫山老腰鼓等陜北文化元素,將煤化藝術品升華到更高的臺階。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通過科技化提升、文化創意賦能的煤化藝術品發展方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榆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曾德超在論壇上致辭。
榆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曾德超說,通過探討煤化藝術品科技賦能產業化發展,能夠啟發煤炭環保開發思路,推動榆林地區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為促進煤炭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他強調,相關部門要統籌文化旅游與工業生產的融合發展,適度開發工業園區、化工企業觀光旅游線路,打造集觀光游覽、科普教育、娛樂體驗為一體的煤化工產業文化博覽項目,探索榆林能源型城市綠色發展新路徑。
本次論壇是第十六屆榆林國際煤博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由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陜西省貿促會主辦。(何白水 艾超)